生意社12月22日讯 2001年末至2010年9月末,经过三轮扩张,中国盐业总公司(以下简称:中盐总公司)总资产规模由20亿元做大了16倍多,扩至352亿元;其盈利水平高度依赖食盐专营2009年食盐专营利润为4.32亿元,占利润总额6亿元的72%。
不仅如此,在反映盈利能力指标方面,中盐总公司2010年上半年末毛利率仅为23.58%,较2004年末的39.15%下滑15.57个百分点。2010年9月末,中盐总公司负债率高达73.26%。
中盐总公司不同于其他省级盐业公司仅囿于当地食盐市场,作为盐行业惟一的央企,其受国家盐业主管部门委托,一直负责制定全国食盐生产和销售计划,这种身兼经营者和管理者的地位,使其是惟一有能力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食盐市场扩张的盐业公司。
分析人士认为,在下一个十年进军“千亿元资产规模”的目标刺激下,中盐总公司若继续目前高举债扩张模式,将难免相伴而生的沉重的偿息压力。而中国盐业体制改革已是相关企业绕不过去的坎。这使得依赖“高负债、高速扩张、低盈利”运营模式的中盐总公司,面临的压力日益紧迫食盐专营制度走向市场化的或快或慢,都将直接影响其资金链和利润水平。
第一轮扩张:变身垄断者
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两次政企分开压力,让中盐总公司“明确要由管理型向经营型转变”。在此背景下,其提出第一轮规模扩张战略:制盐产能从无到有,食盐市场份额从小到大。
“诸侯割据”是中国食盐专营制度的特点各省级食盐批发企业(盐业公司)在其市场区域内处于垄断经营地位,毫无竞争可言。
1996年,《食盐专营办法》正式实施时,中盐总公司在食盐市场上只是一个小“诸侯”:仅拥有北京、上海两个直辖市的盐业公司,且无下属制盐企业。当时其企业经营指导思想一度是“行业管理为主线,各种经营求发展”。
1998年,中央党政机关与所办经济实体和管理的直属企业开始被要求脱钩。
中盐总公司明确呼应“要由管理型向经营型转变”的同时,于当年6月委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进行了《关于中国盐业总公司组建中国盐业集团的研究》课题研究,课题组组长由厉以宁担任。该课题完成后,中盐总公司便组建了中盐集团筹备组。
据称,虑及脱钩后的前途,中盐总公司时任领导班子还多次向上陈述脱钩交中央管理的理由。这一目的最终如愿以偿。
《中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年鉴2007》显示,“1998年底,中央要求政企脱钩,考虑到食盐专营的特殊性,由于食盐专营属于国家垄断性经营,普及碘盐供应应是一种政府行为,而政府不能直接从事经营活动,中盐总公司受委托继续组织全国的食盐生产经营任务。”
2000年,中盐总公司正式与原国家轻工业局脱钩,划入中央企业工委(现国务院国资委)监管时,审计报告显示,当时其与大部分省市盐业公司没有资产控股关系。
一头纠结于“脱钩”与否,另一头则是不减低成本扩张脚步。
通过1999年-2001年连续3年的兼并、上收、重组等多种形式,中盐总公司2001年总资产达到20亿元,拥有制盐企业5家、省级盐业公司6家,总制盐能力达到260万吨,年盐产品批发销售量达到140万吨,其中食盐批发105万吨,占全国食盐市场的15%。
2002年,中盐总公司再次感受到政企分开的压力。当年5月14日,原国家经贸委下发《关于国家经贸委盐业管理职能有关问题的通知》,在明确自身盐业管理职能的同时,要求“中国盐业总公司要实行政企分开”。
但该通知下发后仅两周,5月29日,原国家计划委员会向中盐总公司等单位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食盐计划管理,严格执行专营政策的通知》。
在上述两部委存在分歧的情况下,中盐总公司继续扩张制盐产能和食盐销售市场。
当年11月,中盐集团的构想也变成了现实:得到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颁发的中盐集团登记证。
低成本扩张的秘密
2000年以来,食盐产能供大于求,食盐计划对食盐定点生产企业而言就是“利润之源”。
据一位盐业人士称,作为行业管理者的中盐总公司,以其手握的食盐计划调拨权,在使部分制盐企业成为其下属企业后,一方面将下属盐业公司的食盐计划进行体内循环,另一方面使下属制盐企业获得食盐计划的稳定份额。例如在不产食盐的上海,超市里的加碘食盐,来自千里之外的中盐宏博(集团)有限公司。
这种指导思想至今犹存。中盐总公司总经理助理、企业发展部部长胡红江在2010年初撰文,要求中盐下属企业不断加大食盐内部采购量,实现中盐企业优势互补。
上述盐业人士还称,中盐总公司设法将国家碘盐基金转为公司资本金,并以此与多省市盐业公司建立资产纽带关系若地方盐业公司并入后,其拖欠碘盐基金的债务则转为股权,不用再缴碘盐基金的欠款。
1996年,政府为落实全国碘盐项目配套资金,向各级盐业公司按计划销盐量每吨25元征收,建立了国家碘盐基金,具体由省级盐业公司统一上缴。
因2000年中国实现了碘缺乏病的承诺目标,国家碘盐基金于2001年1月到期。但在中盐总公司的努力下,碘盐基金延长征收至2004年。
2001年11月,财政部出台了新的《国家碘盐基金征收食用管理办法》,明确将13亿余元的经营性碘盐项目投资,作为中盐总公司的国家资本金投入。
上述种种,使得中盐总公司的高负债扩张模式得以持续。2006年,中盐总公司根据国务院国资委统计评价局、国家审计署要求,将待清理盐业发展基金和碘盐基金13.39亿元转增资本公积,当年的资产负债率即由2005年的68.38%回落至61.53%。
第二轮扩张:避免被重组
2003年的部委机构改革,搁置了“政企分开”的争议。但作为当时198家央企之一的中盐总公司,“做大”成为其更为迫切的需求。其背后蕴含着的则是央企调整重组的压力。
2003年,国务院国资委挂牌,原国家经贸委主任李荣融任该委首任主任。该委作为央企的主管部门和“出资人”,成立之初便宣布启动央企调整重组工作,提出要培育和发展30-5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
在国资委要求众央企编制10-15年远景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中盐总公司新一届领导班子在2004年提出第二轮扩张战略:“两步走”发展目标,即要通过两个3至5年把中盐总公司建设成为世界级盐业企业,做大食盐专营、制盐生产和盐化工三大业务。
第一,食盐专营业务战略目标是:第一步达到食盐产量260万吨,销量160万吨,在全国食盐市场占有率21%,覆盖人口超3亿;第二步达到食盐产量350万吨,占全国食盐总消费量一半左右,销量250万吨,食盐市场占有率1/3,覆盖人口4亿以上。
第二,制盐生产方面:第一步达到盐产量超过100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20%,进入世界前五位;第二步盐产量超过1500万吨,达到世界最大规模。
第三,随着化工工业的发展,盐更多用于工业用途。依托丰富的盐矿资源优势,中盐总公司在2004年开始进入下游盐化工行业。因进入从未涉足的盐化工行业,第一步计划起好步,第二步计划产量总吨位突破200万吨,成为国内主要化工企业。
2009年底,恰好经过两个为期三年的央企负责人考核期,中盐总公司则提前完成了“两步走”,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或超额完成发展目标。2003年底至2009年底6年间,其总资产规模从37亿元增至310亿元,增长7倍多;营业收入从29亿元发展到158亿元,增长了4.4倍;盐产能从296万吨增至1058万吨,成为世界最大盐业企业之一;盐化工业务从无到有,产能总吨位达到400万吨,跻身中国基础化工行业前十。
上述6年间,2005年是中盐总公司总资产规模增速最高的一年,达到了85.41%,“主要经济指标已提前完成再造一个中盐的目标。”
即便如此,中盐总公司负责人在2006年初总公司工作会议上,还是更多表达了对公司命运的担忧,“去年(2005年),有9组18家中央企业联合重组,中央企业减少到169家……我们的资产规模还不大,离国资委的要求和行业发展的需要还有差距,目前不并,不代表以后不并。不发展就会被吃掉,发展是我们的第一要务。”
盐业体制改革
2006年,中盐总公司遇到了“政企分开”之后的又一个坎盐业体制改革。当时,该项改革已纳入国家“十一五”经济体制改革议事日程,国家发改委研究部门和国家审计署的内部报告,均批评了中盐总公司政企不分现象。
2006年7月,经过一系列实证调研,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完成了《我国盐业体制改革研究》的报告。
报告称,当时中国食盐生产能力约1700万吨,而每年的计划指标仅为700万-800万吨,食盐产能明显供大于求。但是,目前的食盐计划管理体制,没有完全起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报告建议,为了防止盐业公司利用计划编制权,不合理扩张形成市场垄断格局,应尽早调整计划编制单位。同时,应逐步剥离仍由中盐总公司履行的各项行政职能,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促进市场的公平竞争。
国家审计署在2006年初也将中国盐业系统纳入专项审计调查的重点工作之一。
在当年11月完成的“关于我国食盐专营体制的审计调查报告”中,国家审计署称,对盐生产企业而言,食盐计划就是利润,而盐业公司作为行政权力的代行者,在编制年度计划时难以保证其公正性。如2004、2005年中盐总公司利用协调生产和销售计划的权力,在编制计划时预留4万吨,分配给本公司投资的生产企业。
与国家发改委研究部门的意见一样,审计署在改革建议中第一条便提到,实行政企分开、盐业生产和商业分开,强化盐行业监管力度。具体是盐业公司不再行使盐行业行政管理职能。
但上述两份报告的建议,均因种种原因没有被政府相关部门采纳。
“在国家盐业体制改革方案没有出台之前,努力通过市场化运作推进行业联合,争取更多的盐业公司加入中盐。”中盐总公司在《2007年中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年鉴》中如是说。
利润依赖食盐专营
在中盐总公司三大主营业务中,食盐专营是其明星业务,收入和利润近年来双双增长。
统计数据显示,全国食盐零售价格连年上涨。各地食盐批发价格近年来保持了上升态势。2005年-2008年,全国36个大中城市食盐平均价格分别为2.06元/公斤、2.24元/公斤、2.36元/公斤、2.38元/公斤,2009年基本维持在2.4-3元/公斤。
中盐总公司明显受益于食盐价格上涨。
在2003年至2009年的规模扩张战略中,中盐总公司食盐专营板块的利润,超额完成前述翻两番目标。其中2009年,食盐专营板块实现利润4.32亿元,是2003年利润的8倍;主营收入实现43亿元,比2003年增长2.5倍;资产超过40亿元,比2003年增长近4倍。
在食盐市场规模上,截至2009年末,中盐总公司已成为国内最大的食盐定点生产和批发企业集团,拥有食盐定点生产企业达20余家,具有全国覆盖面最广的销售网络,达到16个省市自治区,主要的产销区包括北京、上海、河南等全国超过1/3的省市自治区,覆盖国土面积的36%。
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中盐总公司在制盐板块方面,因工业盐市场供大于求、竞争激烈,2004年至2006年价格持续下降,导致毛利率水平下降;在盐化工板块,因全国产能增长过快、供大于求,部分盐化工产品价格一直保持低位。
2004年之前,中盐总公司从未涉足盐化工行业,但该业务收入从2005年的3.6亿元猛增至2009年的55亿元;占公司主营收入比重从不到10%增至2009年的42.5%;但毛利率水平因行业产能过剩而不断回落,由2005年的42.74%下滑至2009年的10.81%。
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前三季度,中盐总公司净利润降至0.36亿元。这意味着,其食盐业务在盈利的同时,还在弥补其他亏损业务。
第三轮扩张:千亿元央企
在享受了多年食盐专营制度红利后,中盐总公司总经理茆庆国却在2010年年初的工作会议上,表达了对身兼做大做强与行业管理者的态度:“中盐不应也不可能将行业管理作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和责任。”
知易行难。深挖食盐专营体制下的利润,已是中盐总公司在第三轮规模扩张的重要策略。
2009年底,随着“两步走”目标实现,在尚未来得及解决高速扩张暴露出的问题的同时,中盐总公司新一轮“两步走”战略规划已出台。
中盐总公司负责人在2010年初的公司工作会议上表示,中盐总公司在新一轮发展中力争再通过两个五年的努力,实现主要经济规模指标再翻两番,资产突破1000亿元,进入央企千亿元以上规模的第一方阵。
第一步发展目标,用5年时间达到销售收入300亿元,利润总额12亿元,资产规模超过500亿元,进入央企资产规模第二方阵(500亿-1000亿元)。
第二步发展目标,再用5年时间,销售收入600亿元以上,利润总额24亿元,资产总额1000亿元以上,力争进入央企资产规模第一方阵(千亿元以上)。
上述规划目标包括,在食盐专营板块要实现“力争50%以上的市场份额,成为行业真正的主导者”。并提升利润水平策略,通过推动产品升级和多品种盐的发展实现产品的利润提升,力争到2014年多品种食盐比例占到公司食盐总体比例的5%;“扩大业务规模的策略,则是积极推动销区(盐业公司)并购。”
中盐总公司食盐专营部部长董爱民在2010年初撰文称,“到2014年,食盐板块主要经济指标比2009年翻一番,即销售收入50亿元,利润总额7亿元。”
这意味着2015年中盐总公司若如愿进入央企第二方阵时,其对食盐专营制度的依赖度不减反增:食盐业务将以1/6的公司收入占比,提供7/12的公司利润总额。
快速扩张下的风险
在千亿元扩张计划背后,中盐总公司还不得不面临其资产负债率已到历史高位、利息负担越来越重的挑战。
一财务人士分析称,中盐总公司近年企业规模迅速做大,但盈利能力未有明显改善,实质是以债务增加来实现高速扩张,且利息负担越来越重。面对不断增加的债务压力,促使中盐总公司努力去深挖食盐专营制度下存在的垄断利润。
第一,在反映企业盈利能力指标方面,2009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为5.66%,仅较2004年的5.60%,提高0.06个百分点。
第二,中盐总公司资产负债率明显提高,由2004年的60.66%升至2010年上半年末的72.74%。其中,总债务的年均增速达到了76.07%,而所有者权益年均增速为48.95%。
另外,截至2009年年末,其带息银行债务达到140亿元,占其总债务的71%;总公司及其子公司共有账面价值19.82亿元的土地、房屋、采矿权、股票和应收账款等进行了抵押。此外,总公司对外担保6.36亿元。
值得重视的是,2010年上半年末,其经营净现金流首次达到-5.73亿元。这意味着,其面临通过银行贷款或发债等融资方式来弥补经营现金流缺口。
第三,利息负担越来越重,偿还利息的能力逐年下降。利息倍数指标(EBITDA)由2004年的8.56逐年下降至2009年的2.87。
早报记者采访的制盐企业和盐业公司资深人士均表示,若竞争格局发生变化,即将影响中盐总公司的市场份额,这直接影响其利润。若食盐产品价格发生变化,也将影响其利润率。
2010年4月《2010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募集说明书》预警,中盐总公司面临“大规模资本支出及高负债率”的风险,以及“营业成本大幅增加,盈利能力大幅下降”的风险。
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在2010年9月发布的评级报告中称,中盐总公司未来将继续加大在盐化工领域的投资。从截至2009年末盐化工领域的重大投资情况看,该公司未来2-3年的项目总投资额达到114.68亿元。在大规模投资的影响下,预计该公司的债务压力将会进一步加大,资产负债率将进一步上升。
上述评级报告还称,在收入方面,未来中盐总公司盐化工板块的盈利仍取决于下游行业需求增长和国家对产能的有效控制,不确定性较大。而食盐专营体制的打破,将使食盐的生产经营由国家管控转变为市场调控,食盐产业的竞争格局和产品价格将会受到重大影响。
不仅仅是财务方面的问题。中盐总公司总经理助理、企业发展部部长胡红江在2009年底表示,“近年来总公司实现了快速扩张,产品趋同化、同质化、市场同业竞争、大而全、小而全等问题开始显现,集团内不能实现资源共享,未能实现专业化分工,仍然处于无序竞争状态。”
胡红江表示,中盐总公司在快速发展中无暇顾及内部重组,致使三级以下公司繁衍发展到近300家,形成母公司巨大拖累。除了少数公司确有效益,有存在理由外,多数公司都是寄生在主业上,消耗资源、分流利润、养懒人养闲人的安置机构;有的公司股本结构复杂,靠关联交易生存;个别公司实际上是亏损的黑洞,腐败的温床。
胡红江称,“中盐近四年来,改造、建设年产60万吨以上制盐项目7个,购置75吨以上锅炉及6000千瓦以上发电机组共9套,建设、引进化工、人造板生产线10条,总投资近100亿元,但全由企业自行招标采购,没有与供应商统一谈判,同样的设备材料没有一个同价。”
中盐总公司企业发展部副部长范志2010年初在《中国盐业》杂志上说,“中盐规模越来越大,业务越来越杂,企业越来越多,地域越来越广,管理链条越来越长,管理的幅度跨度难度越来越大。中盐应如何来驾驭这支越来越大的舰队,使之既能保持活力,又不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