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碱行业:限产保价看上去很美
日期:2013-05-01   浏览:5772

  生意社4月27日讯 一边是下游汽车、房地产等产业的低迷,一边是美国纯碱冲击国内市场,笼罩纯碱行业的寒意正在一步步加剧。

  作为生产大宗化工产品的行业,纯碱行业高利润的好日子似乎一去不复返,发展也进入了瓶颈期。2012年,我国经济总体有下滑趋势,因此,纯碱行业下游的汽车、房地产等主要需求行业也明显放缓了脚步。

  生意社纯碱行业分析师宋平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轻质纯碱出厂价从2011年的2000多元/吨下跌至现在的1200-1350元/吨。江苏一带的经销商报价在1180-1200元/吨左右,但实际成交价格还要比报价低很多。甚至有的厂家发往云南地区的出厂价更低,价格可谓“飞流直下”。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纯碱行业长期处于亏损,目前纯碱企业开工率约维持在7成左右,多数企业低负荷生产。2012年,在主要生产企业中,有12家氨碱企业亏损达到了83.3%,亏损额20亿元,31家联碱法纯碱企业亏损达到了54.8%,亏损额约12亿元。到了今年一季度,亏损仍在持续。

  《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纵观整个纯碱行业,在面对价格低、企业亏损大、库存高的情况下,纯碱行业发展也是困难重重。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纯碱行业前景黯淡的呢?宋平告诉记者,纯碱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在产能严重过剩形势下,产能仍然在扩张,而下游产品产量增速明显下降,造成供求矛盾激烈。

  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纯碱年总产能高达2800万吨,年产能30万吨以上的大规模企业有100多家,2012年全国纯碱产量2403.9万吨,今年还将有320万吨产能建成和投产,远远高于实际需求量。

  2012年,面对不断下行的市场行情,不仅氨碱企业亏损得厉害,就连联碱企业也未能幸免。为了应对不利局面,部分企业不得不采取停产或限产这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以求“保价”减少亏损。

  山东海化(3.63,-0.20,-5.22%)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付希泉在公开场合表示,公司已经将开工率从2012年的74%压缩到了现在的70%,目前月产量不超过17.5万吨。

  据中国纯碱工业协会负责人介绍,针对纯碱协会的限产提议,2012年,山东海化集团、唐山三友化工(4.37,0.01,0.23%)股份有限公司、连云港(3.19,-0.03,-0.93%)碱厂等十几家大型纯碱企业负责人均表示支持,并计划从去年开始限产20%。

  有媒体报道称,十几家大型纯碱企业已经初步达成协议,按产能限产20%,产量大约减少10%,力争把实际产量控制在2011年的2236万吨左右。

  值得玩味的是,大型纯碱企业选择限产,但纯碱产量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在去年10-11月增加了月均201万吨,市场出现了产大于销的情况,进而导致纯碱价格持续下跌,行业亏损进一步加剧。

  那么,以限产引导纯碱价格平稳运行的方法是否值得商榷呢?上述大企业限产效果不明显的事实让纯碱行业意识到,限产的想法或许过于“单纯”,在下游市场需求不明朗的情况下,在产能过剩的前提下,单凭十几家大型企业限产来拉动纯碱价格回升或许是“异想天开”。一方面,“过山车”般的纯碱价格并没有带来价格的大幅度上升;另一方面,限产也没能控制住产能疯涨。

  据媒体报道称,中石化南化公司连云港碱厂副厂长李清菊表示,我们在2012年的产量是102.7万吨,亏损严重。2013年,我们计划产量是100万吨,集团公司要求我们今年限亏1.2亿元,但从今年一季度情况看,要实现这个目标很困难。

  在近期纯碱行业会员大会上,有纯碱企业负责人对媒体表示说,国家希望纯碱行业限产,企业也有此计划,但地方政府却希望他们的纯碱项目能继续增加投资。

  对此,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的中商情报网化工行业研究员杨敏分析道,限产保价从去年就提出来了,但均没有成功。在地方政府政绩至上及企业追求利益的前提下,盲目投资的乱象短期内难以得到根除,限产保价的举措前景并不明朗。

  宋平则表示,产能过剩必然导致价格下降,如果控制产能,那么,价格必然上涨。限产的结果依然没能解决亏损的格局,目前,纯碱企业继续进一步限产保价,价格有小幅上涨,这只是行业的权宜之计,最终决定市场的关键还是供需关系,限产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纯碱市场的产能过剩局势。